来源:汽车服务世界
前言:新人培养的难点是满足安全感和前期的项目结构设计,一旦这两个问题解决,那么技能培训就可以用流程对照表加训练的方式解决,再加上后期的定期检查,就可以达到相对稳固的人员体系。
“兄弟,我外面美容这块人就剩俩了,你说平时我招人都不太好招,这天气热我就更愁了。”张总略带苦笑的打电话和我说道。
“人少对你目前来说也不一定是坏事,这两个小伙子是什么情况?”
“我也是这样想的,这俩小子挺不错的,都算是新人。一个是远房亲戚的小孩,刚来没几天不过挺懂事,还有一个是做了3个多月,聪明伶俐。
“那是啊,这个放以前,又该担心再聪明的小伙过几个月就没有刚进来时候勤快能干了吧?”
“嗨,可不是嘛!”
自这通电话后,我一周后去了张总的店里。
在接下来的聊天中,张总店内的现象反映了目前很多门店同样面临的问题:
1、招聘新人,容易培训但更容易跟风;
2、店面的标准,受制于老师傅的标准;
下面我就张总门店的问题来聊聊为什么新人刚开始比较积极,后来却随波逐流;为啥店面的标准被老师傅卡主脖子?以及门店如何去解决这两个问题。
招聘新人,容易培训但更容易跟风
张总回忆道,在印象里新学徒刚被招进来的时候,学习态度都是不错的,干活也都是比较勤快,所以往往上手一些东西也是比较快的。比如去年我这里的一个学徒,进来先让他洗车,觉着聪明勤快,就想着着重培养。
这小子前面2到3个月倒是都不错,上进的比较快,可是后来我发现慢慢的也和其他的同事一样学会偷懒起来。其实这事仔细回想起来,发生的不止一次,我有时觉得,我和我店里的老员工像是两股势力。
我想培训新人想用他们来改善店里的人员状态,可是每次都是卡在半路,即使培养的差不多,时间久了就越容易成为老团队的样子。
想通过新鲜血液来改善整个系统,却没想到新鲜血液也被感染。新员工是容易培训的,可是如果配置不当,就会导致最终被老团队影响。
店面的标准,受制于老师傅的标准
就拿现在店里还剩两个人来说,我能接的项目只有简单的打蜡,洗发动机、内饰和抛光这些我是不敢去接这个生意的。还有比如我之前上过漆面镀晶项目,刚上项目的时候我拿自己的车给店里师傅去做,做也做好了可是总感觉哪里不太对劲。
因为我自己对美容也不是特别懂,直到有一次我朋友店里美容培训。那次培训我自己特地过去了一趟,哎呦,那个抛光,贼亮,看着就动心啊!
最主要是没有“炫光”,“炫光”是我那次第一次知道的词,以前都是和发动机、经营打交道,谁知道这个啊!
紧接着我就想到了我车上不对劲的地方是啥了,在太阳底下很亮,但会有细纹,我当时就觉得这不对劲,也问过师傅,可师傅也是含糊的说了说,说什么脱脂后都是这样。当时没有特别在意,以为都这样,就把这个不对劲给压下去了。
门店的技术怎么样,取决于老师傅的技术功底,门店的项目能上什么,取决于老师傅能做什么。“我被这个问题困扰了很久”张总如是的说。
以上遇到的现象,是典型的人员培养和服务标准问题,那么合理的人员培养和服务标准应该是怎样的呢?
1、合理的人员培养是怎样的?而适合门店的标准又是怎样的?
这个两个问题可以通过这个价值链的关系进行回答,如果以门店的产品(常说的项目)为中心展开,那么这条门店到消费者的利益链就可以这样展开。
门店需要的是客户的满意进而为产品付费,而这一切是怎样做到的呢?设计好几款客户喜欢的产品,通过门店的技师和销售进行输出,满足消费者的需求从而获得收益。简单的讲,以车主需求为核心,设计服务项目和培养服务人员。
在这里,产品的设计就涉及到了门店的服务标准,售卖这一环节更是包括了对员工的要求。
如果想让门店项目满足大部分客户,那么首当其冲的是成本不能过高。打个比方,如果在一线城市,你卖出去一个2000多元的镀晶,结果至少一个人花费了6小时以上,甚至更长时间,如果折合你的人工费、材料费、工位费等等其他费用,那么你很可能是亏本的。
所以选择时间短,施工简单,客户普遍接受的售价范围的项目来组成门店项目结构是必要的。而这类项目反而对门店的技术要求并不高,所以对培训和技术的要求就降低了下来。
门店的标准根据车主需求制定,而不是老师傅的长短板决定。
接着我们来看合理的人员培养是怎样的?
第一步解决人员稳定的问题,这个问题在上篇文章中专门的分析和讲解过(那名毛手毛脚的洗车工,熟练胜任店长后,却自己创业了…)。第二步,是思考门店用什么样类型的人。第三步是在老员工中留这类人,在新员工中招这类人。
用什么类型的人,在刚刚分析到,技术人员最终能满足客户需求就行了,本质上满足客户需求不需要多高的技术要求,所以这方面只需要爱学习和踏实的伙伴即可。
在第三步中,特别在新旧交替中,一旦你选择改革,有共同价值观的同事你可以放心的任用,如果没有共同价值观的同事可以选择劝退。当然,这可能比较困难,但你不得不做。
一旦找到共同的价值观,培养就是简单的事了,所以培养人的前提是,企业要有明确价值观,如果企业是松散的环境,那费心去培养的人基本都是为别人做嫁衣,优秀的人会离开,慵懒的人会加重你门店的伤病。
分析了门店如何摆脱技术长短板和人员培养的前提,我们门店该如何落地呢?
1、门店如何避免老师傅造成的门店技术长短板?
通过分析客户需求,设计门店自己合理的项目结构。
这里简单的整理了可以广泛应用于门店的项目结构,从车主角度考虑,这些常规项目施工时间短、售价不高、容易接受,从门店考虑,项目好卖、对技术要求不高。
常规清洁,时间控制在20分钟内,常规保养时间控制在40分钟内,提高整个门店人员效能,从而获得更高效益。而这里面对技术要求最高的“翻新整备”则可以通过价格杠杆控制购买量,通过预约来控制施工时间的充裕度。
一旦项目以客户和门店为中心设计,就避免了老师傅的长短板影响门店的问题发生了。
2、如何培养一个新人?
稍微留心就会发现,一旦静下心来为车主服务,所有的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刚刚的技术限制,还有现在的技能培训。打蜡、内饰清洁这些流程和学习的难度都比较轻,所以花点时间做好标准就可以针对培训了,而定期检查更是必不可少。
新人培养的难点是满足安全感和前期的项目结构设计,一旦这两个问题解决,那么技能培训就可以用流程对照表加训练的方式解决,再加上后期的定期检查,就可以达到相对稳固的人员体系。
总结以上:
1、 门店技术受限,问题来自以自己视角设计项目框架,这样不仅会直接框住自己的能力,更会造成客户不易买账的风险,解决办法是从客户需求出发设计项目框架,多设计小项目、快项目避免重技术的项目出现,再通过售价的杠杆和预约机制,解决技术人员分配问题。
当然,让一个技师掌握专业的技术是有必要的,比如定期参加技术培训。
2、 门店新人培养,新人刚来好培养久了就随波逐流的根源在于门店没有正确的价值观,如果门店原来老团队勤快务实,新员工不会轻易的变差,不是吗?所以门店团队共同价值观是重要的,接着就是技能培训和定期检查了。
作者:周春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