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取消「环评机构资质」是真利好,但真空期是真难受
发布时间:2018年09月19日
  

来源:汽车服务世界

前言:取消环评机构的资质的背后是什么原因?将会对汽服店产生什么影响?

      汽车服务世界讯,日前,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在全国生态环境系统深化“放管服”改革转变政府职能视频会议上发表讲话,再次提到取消“环评机构资质”等行政审批事项,已经国务院常务会审议通过,待相关法律修改后实施。

      事实上,取消“环评机构资质”是在2017年6月21日,国务院的第177次常务会议通过的。重点是将过去的第六条的第二款条文和第十三条删除。即删除:

      ①建设项目的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由取得相应资格证书的单位承担。

      ②从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单位,必须取得国务院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颁发的资格证书,按照资格证书规定的等级和范围,从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并对评价结论负责。

      ③从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单位,必须严格执行国家规定的收费标准。

△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讲话内容节选

      下放火电、油气田开发、钢铁、有色、船舶等57项建设项目环评审批权限,将13类项目由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降为编制报告表或填报登记表,对环境影响很小、依法只需填报登记表类项目,由审批改为告知性备案。

      为何取消环评机构资质?

      环评是环境影响评价的简称,通俗说就是分析项目建成投产后可能对环境产生的影响,并提出污染防治对策和措施。

      环评机构全名环境评估测量机构,在实践过程中,环境监管人员和机构的数量不够,所以就外包,然后收取盖章费。和建筑外包是一个道理,可以层层外包,所以费用就上去了。

      且监管力度不够,就造成了一个项目的环评文件能够审批下来,而事中事后的监管却无法执行的一个状态,所以环评制度变成了一个报告审批制度。

      有行业专家表示,环评制度过去是想通过规定环评机构的资质来达到保证环评质量的一个目标,而在实践中并没有得到完全的体现,这就说明了它们环评资质和环评报告的质量并不是直接划等号的。环评机构再好,环评报告写得再好,企业不按照环评审批的要求来做,事中事后的监管工作跟不上,仅仅靠规定环评机构的资质是不够的。

△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取消“环评机构资质”不等于取消环评

      九虎咨询董事长、汽车服务世界专栏作者谭光兴认为,环评制度作为环境保护管理的一项重要的制度,随着改革的深入只会加强,不会削弱。

      资质取消后,凡是实施后可能对环境造成影响的规划和建设项目依然要依法进行环境影响评价,但是所有公司都可以承揽项目,市场竞争会更加激烈,环评利润会进一步压缩,对环评机构的综合能力提出了更高要求。

       给汽服行业带来什么影响?

      谭光兴表示,汽车服务有三个方面涉及污染:钣喷的废气,废机油、旧轮胎、过期美容化学品,和洗车废水。

      环评资质的办理难度非常大,办理下来需要耗费非常多的人力、物力、财力,取消后对企业有很大的好处。

     “取消环评资质”后,环评的费用会大幅度下降,会减少企业负担,是利好信息。

     有汽服老板跟汽车服务世界反映,有地方如天津洗车要办理《中水证》,证件成本只有几千元,但环评下来需要5万多元。

     甚至有维修厂为了办理钣喷业务环评,环保费花了十几万。这对企业无疑是笔不小的成本负担。

     不光是环评降费,还有“危废物”的处理费用也会减少企业费用。因为对“危废物”的处理单位也是要“资质”的,基本是指定的,所以费用较高。

     对此,谭光兴乐观表示,取消“环评机构资质”审批,将放开环评市场,开展公开竞争,将降低环评费用、减轻企业负担,促使环评机构提高服务水平和工作质量,并且将更加容易追查环评责任,减少责任追查时间和费用,“费改税”也反过来促使企业提高环保意识和技术进步,推动整个环保工作上水平。

     不仅如此,环评降费后,会让企业自觉环评,而不是想方设法避开环评。

     环评陷入“真空期”?

     近日,有刚开业的汽服老板向汽车服务世界反映,他的店9月1号开张,店面已顺利备案,以为环评能顺利办出来,但结果是没人来做环评。据了解,虽然取消环评机构资质去年就有文件,但具体细则尚未出台,目前处于真空期。该老板无奈表示,环评部门不来做环评,但城管却天天来了。


                                                                                                                                                                                                                                                                   

      对此,谭光兴认为,因为前两年的“一刀切”的“环保风暴”有些副作用,“环保费改税”是一个方向。城管的工作范围很大,人们不清楚它的职责到底是什么,其管理边界说不清,是法律层面的事。就给城管扩大行政范围有可操作空间。

     生态环境部部长李干杰在讲话中提到了,绝不能用“一刀切”办法来解决全国生态环境问题,各地差别太大,一个地方百分百适合的措施,另一个地方可能就不适合。

作者:赵小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