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汽车服务世界
前言:员工执行力,其实是门店最大的能力差异。
2019年伊始,身边谈论最多的,恐怕是行业寒冬、电商冲击、客流下降、资本洗牌等等,大家的视角都跑到各类“重口味”的行业大势,似乎都不太愿意谈论基础的运营管理了。
因此,这篇文章帮大家调调焦点,汽服行业有很强的传统服务业属性,对于一个单店,真正有意义的,往往都在店的5公里范围内,特别是天天在您店里的重复的运营实务。我们今天挑一个最基本而最难做的事情聊,员工执行力。
相信每个老板,都希望自己的门店工位干净整洁、工具摆放整齐、技师施工规范、见每个客户都保持笑容,但是每天在店里看到的,往往是相反的情况,每每谈及,都少不了一通抱怨,员工素质差、自己管理能力不行等等。与此同时,我们总会在身边找到一些优质的单店,没怎么奖励,也没看到店长有什么过人之处,除了每天开会,培训也不算多,为何他们就可以长期保持一个很高的服务标准?原因很简单,他们建立了正确的工作习惯,把简单的事情不断重复,不带脑子,都能把事情做对。
我和很多老板交流过这个事情,大家也不是不知道,但是下手的时候,劲往了相反的方向使,南辕北辙,不得其法。这当中有三种误区:
第一种,是心态误区,我听过很多老板认为“员工是来挣我钱的,我说什么,他就应该做什么。因此,员工的执行力不好,主要是员工的问题,而不是我的问题,如果基本的事情都要教,还要给钱奖励,那他当老板算了!” 用这种“应该”的心态管理,偏离了人性,基本是做不好的。
其实绝大部分的员工都是希望把事情做得更好,正如老板们都想把门店服务做专业,问题是他没有能力从旧的惯性中改变过来,他需要外力的帮助,这正是老板的价值。员工在老东家养成的不良习惯,是他们最自然的工作状态,要做你的新要求,员工需要不断刻意用脑提醒自己,这是最不舒服的。时间长了、工作累了、事情多了,回老路是常态。
这时候,员工需要的,是不断的提醒和鼓励,让他保持努力的意愿。如果你选择的是骂,是抱怨,只会让员工内心反感,更不愿意迎难而上,久而久之,输的一定是老板。
其次,是人才误区,认为别人执行力好,是因为他们的员工素质高。确实我们看到的情况,是这些门店员工执行力都好。但是,你把他挖过来就行了么?同样,你的员工如果到了他那,执行力还是现在这样吗?一个好门店能有好人才,最重要的是有好的土壤,我们要做工作的地方,是土壤的建设。
让员工每天都能在一些相对固定的流程里不断重复,包括业务门类、服务流程、报价方式、工具设备、IT系统、考核体制等。越是简单清晰,越是有利于精确重复,形成习惯。汽服门店的老板,要懂得做减法,汽服门店的竞争方式从以前的“多”,变成了现在的“精”,定位清晰,有所长有所弃,员工越做越专业,竞争力才能真正培养出来。
最后,是激励误区,认为只要给钱就行。钱要不要给?可以给,什么时候给?应该在刚开始的时候。这时候给激励,实际上是给一个员工一个刻意用劲的理由和动力。但是光给钱是不够的,特别是员工没能力没信心做到的事情,就如我要培养一个孩子吃完饭记得收拾碗筷,光给颗糖就行了么?最重要的,是培训、辅导和鼓励。
通过系统的培训,把“为什么做”和“如何做”讲清楚,在新规矩上马的头7天,必须有能力强的管理人员在场陪伴,做提醒,解决困难,直到他们觉得自己可以做到,并尝到甜头。当他发现,自己通过专业的表现,赢得了客户的尊重和业绩的提升,他就有动力把这个习惯保持下去,进入良性循环。
员工执行力,其实是门店最大的能力差异。走出上述三个误区,知易行难,很多老板想给员工做个SOP培训都无从下手,最终还是不断重复老路。
通过外部专业机构的赋能,不失是一条捷径。比如畅途在快修快保业务上,就推出过一个项目,叫畅途精保工坊,从一开始就给合作门店配备经过训练具有规范SOP和谈单能力的精保技师,并将系统自动报价、工位形象、检测工具等全套同时导入,让技师能够按照既定的习惯,一条龙地为车主提供服务,并通过无底薪的业务分成制度,实现自己驱动。
2019年,大家都担心大环境变差,其实大环境的波动,就是一个优胜劣汰的筛子。也许这段时间,所有门店都会感到寒意,越到这种时候,越要把焦点放回自身的运营细节,回到员工的基本执行力上,做精做实,抓到机会的门店,都会迎来春天的红利。行业也是经过一个个筛子的洗礼,最终活下来的门店,就是真正的百年老店。
作者 周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