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动态

康炳华:车主年均保养费用骤降1000元,门店要怎样才能更好生存?
发布时间:2018年02月10日
  

来源:汽车服务世界

    2012年初,康炳华等正式创办了菁葵投资,成为市场上第一家专注于汽车后市场的产业投资机构。同时,在投资战略上,菁葵投资也有着自己的独特之处。他们只投企业的第一轮,而且每条赛道只投一家。

    这一方面源于他们的定位,他们将自身定位为徘徊于先烈和先驱的角色。投早期很容易失败,但是他们愿意在启蒙阶段就和企业并肩战斗。

另一方面,是基于他们强大的研究能力所带来的对车后市场的深度洞察。菁葵投资2018年汽车后市场报告发布后,《汽车服务世界》对菁葵投资创始合伙人康炳华进行了独家专访,期望通过康炳华的观察再去认真审视我们所处的市场。

维修企业的挑战:常规保养费用的大比例下降

     菁葵投资2018年汽车后市场报告中有这样一组数据:2017年车主的常规维保年平均消费为3021元。相较于2016年,2017年年均保养费用显著下滑了1000元,其中低价位车辆保养费用降幅更是超4成。

     康炳华表示,在竞争不断加剧的车后市场,车主保养频次的下滑以及常规保养费用的大比例下降,对于车后市场的企业而言,是一个较为严重的挑战。但是康炳华依然乐观地看待整个市场。在他们看来,2017年汽车后市场的增速达到30%,容量已超过1.3万亿。

    康炳华认为,中国汽车保有量目前仍然是以每年近2900万辆的体量保持着增长,2017年保有量有望达到2.15亿辆。保有量和增速都是一个庞大的数字。而且,在他看来,现有的平均车龄仍然仅仅处于较低水平约4.5年。当车龄不断上升,尤其是车龄来到7至8年后,车辆的维修保养费将会大幅度增加。

    “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说,无论是新增车辆及存量车辆,还是车龄,还是车辆增长带动的车辆消费,整个市场容量都处在高速发展中。因此,年均保养费的下滑是可能给一些企业带去压力,但是企业仍可通过拓展新客户群体及增加适合车龄高的消费项目去应对竞争。”

 线下仍是维修保养的绝对渠道

    菁葵报告指出,整个维修保养渠道中,4S店和维修连锁占比86.7%,其中4S店占比66.5%,维修连锁占比20.2%。传统修理厂占据8.4%的市场份额,路边店占3.2%,网上预约线下维修店的占比1.3%,上门保养仅占0.4%。

    康炳华认为,对于维修保养,线下仍然是绝对的渠道,线上电商平台占比仍然是微乎其微。“在汽配领域,汽车用品电商平台影响其实是蛮大的。但是我们将目光聚焦在服务端时,线上电商平台目前是没有什么影响的。”

    他继续说道,“而且汽车用品电商平台还带来的一个影响就是配件的价格透明。”价格透明带来的结果是,早前利用信息不对称来赚取高额配件价格差的现象难以为继。“这样的一种趋势,就要求门店要采用阳光化的报价体系,即让车主明晰工时费和配件费。如果我们还是想着像早前的做法去糊弄车主,可能就会让车主对你失去信任,最终走到流失客户的严重地步。”

     康炳华强调,这是大趋势,不是谁想捂就能捂住的。就如同路边店市场份额下滑一样,因为车主已经开始意识到品牌、服务、质量和安全的重要性。

直营其实是汽配供应链的有效壁垒

    目前,菁葵投资已经投资了汽配领域的康众汽配。此外,他们还投资了SaaS服务商车车云、车险服务平台保多多、针对越野车改装的连锁品牌越过山丘,以及中国首个直线加速赛事平台Fast4ward等。

    康炳华表示,康众已经在这个行业耕耘了20多年的时间,并一直坚持直营模式,虽然走得很重也走得很累,但是最有可能是汽配供应链最先成功的。“我之所以有这样的感悟,并不是说因为我投资了康众。而是因为康众的直营模式。因为在我看来,直营是一种最强管控的方式。”

    康炳华认为,直营越往后面走并不是越走越重,而是越走越快、越走越稳。而加盟,可能在短期内招揽来无数门店,但也可能转瞬就消失殆尽,因为加盟没有“血缘关系”。“我们通常认为直营会慢,但是我们有没有想过,直营却可以踏踏实实地把团队培养起来、把体系搭建完成。而这恰恰是最高的壁垒。”同时,康炳华强调,这样的思考并不能一成不变的搬到汽服连锁上。在他看来,汽配供应链和汽服连锁是不相同的。他的思考是,汽配供应链相比汽服连锁要更容易标准化,因为一个是产品、而一个是强技术要求的服务。

    但是康炳华相信,汽服连锁最终也一定能跑出来,但是它会走得更难。他认为像车享家这种直营、像德师傅和大师钣喷这种的加盟,甚至是用一种系统的形式先把门店连接起来的方式,都可能是最后的成功者。

 “汽服连锁的难度要永远大于汽配供应链。但是汽配供应链如果能先形成,就能有效推动汽服连锁的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