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王冠雄频道
当前的汽车电商,着眼于车辆成交环节的多,关注用户汽车全生命周期需求的少。为用户提供资讯的多,打通一站式服务节点的少。
而大多数用户在电商平台购车时,下一步都必然地指向更多的消费场景,后汽车市场的商业潜力巨大,但目前整个过程是分散的、割裂的,用户体验也不够爽。
试图用O2O模式打造汽车后市场生态的京东,昨天又搞了个大事情,宣布正式收购汽车后市场企业淘汽档口,或许能成为覆盖完整汽车消费生命周期的破局之道。
京东收购淘汽档口,B2B迎来大玩家
对淘汽档口的收购,基本符合我对京东新战略思路的判断。在京东主推的“无界零售”概念中,成本、效率、体验都是改造的重点,而汽车后市场的关键点是重构货流和信息流。
对于京东而言,收购淘汽档口之后,可以整合原有的业务和平台资源,打造出国内首个汽车后市场全产业链一体化平台,使得京东汽车后市场B2B业务能够快速抢占市场先机。
京东集团副总裁、京东商城居家生活事业部总裁辛利军也向媒体表示,向上游拓展B2B市场是京东汽车无界服务战略重要的一环,与原有汽车用品业务形成B2B2C闭环,彻底打通汽车后市场品牌商、经销商、维修企业和消费者的完整链条。
货流与信息流的重构,将催生出一站式地消费通道,无疑会让用户的消费体验更加流畅。
京东入局,汽车后市场的核心痛点有望解决
截至2017年6月,超过2亿的汽车保有量中,平均车龄已接近5年。中国的汽车后市场体量庞大,一直掣肘行业发展的核心问题,是服务在C端与B端的双重错位。
行业统计数据显示,在4S店体系之外,目前市场上共有超过40万家汽车维修服务店,数量上远超需求,但其中,拥有二级以上资质的汽车维修店不足十分之一,服务质量上远未达到消费者要求。激烈的行业竞争,让身处高获客成本下的商家更难谈打造品牌,最终陷入到发展困境中。
另一方面,复杂的分销层级和零散的市场销售让品牌厂商难以准确掌握产品销售情况,增长压力下盲目定制的生产目标致使下层经销商层层压货。然而,就在汽车配件经销商、分销商面临库存问题时,修理厂却因为找不到配件让车主苦等数月……
京东的介入或许将通过技术重构改变这一困局。据了解,上线运营后的B2B业务,一方面,会在扩大自营产品规模的基础上提供升级后的平台引入制造商、分销商等合作方,以横纵联合的形式实现至少覆盖50万种以上的产品规模,基本解决汽车后市场的常用需求。另一方面,会继续拓展开发与更多优秀维修企业的合作。与京东合作的品牌商、经销商、维修方都将实现生产端能力与消费端需求的直接链接。
说白了,金东汽车后市场B2B就是整个行业的基础设施,通过底端打通来为行业提供升级服务,打造完整的用户体验链条。
融合共生,汽车后市场的价值再造
汽车后市场如何与电商平台嫁接,最大限度地提升产业的效率,实现商业价值的不断突破,正是京东此举带给我的深度思考。
数据显示,在发达国家成熟的汽车产业链中,汽车后市场占比通常能达到50%-60%,而我国目前只占10%左右。汽车后市场需求与车龄有着密切关系,车龄超3年,售后需求开始增加,车龄达到6年后,汽车维修等后市场需求达到最高。
根据京东方面提供的数据显示,今年双11期间,京东汽车用品业务全面爆发,轮胎销售额同比增长超过256%,米其林爆款花纹XM2三小时销量破万条,机油品类中,添加剂品牌雪佛龙销售额同比增长228%。变速箱油/滤销售额同比增长1752%,镀膜同比增长615%,底盘装甲同比增长469%,LED车灯同比增长148%,汽车音响同比增长145%,头枕腰靠同比增长114%……
京东在汽车用品上的放量增长,得益于京东汽车用品持续打造的“商品+服务”模式,消费者在选购汽车用品时可以同步选择所需要的安装服务,并且服务点基本都能在他5-10公里范围内找到。
双11期间京东汽车“商品+服务”类订单的高速增长,也让大家看到货流和信息流优化后,效率的明显提升,目前,全国已经有超过3万家汽配门店与京东达成合作。
汽车电商本质上是一个产业连接器,自然不应该只局限于C端交易,用户一打开手机每个平台都想卖车给我,这就没法玩了。如何从货流、资金流、信息流等基础设施上全面赋能,将线下服务与线上端口全面连接,为汽车交易市场提供整套解决方案,京东的汽车后市场生态探索,既解决了消费者的忧虑,也为产业链上游带来了更大的机遇。
听说,未来京东还将把用户、技术、供应链、金融等方面的优势以模块化的组合方式向整个汽车后市场产业链开放。
汽车后市场是一个亟待变革的领域,也是一块巨大的宝矿。只有重视连接、愿意连接,面对机会保持开放、共赢心态的人,才能真正拥有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