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汽车服务世界
近日,取消机动车维修经营许可政策一出,引起行业人热议。这个政策意味着什么?会给汽修从业者带来什么样的影响?汽车服务世界邀请湖北省汽车售后服务行业协会冯和秘书长就这个政策进行解读,以下为内容摘要:
1、这个方案基本上就定了,下一步就等交通部下发文件;
2、机动车维修经营许可由审批制改为备案制,不管主管部门同意与否,维修厂办了营业执照即可开业;
3、事先备案,事中监管,事后处罚;
4、体现现在政府的“放、管、服管理方式转变”,以及小政府,大市场,政府减少干预市场,让市场去决定资源配置。
....
早在去年,国家就取消机动车维修经营许可证召开了一次会议,邀请中国汽车维修行业协会还有一些地方协会以及行业专家来参与这个会议。据说,85%与会人员都不同意这个方案。
没想到今年交通部再次把这个方案提出来了,而且规定上面说得很清楚,是要落实好取消机动车维修经营许可这个方案。落实好?意味着这个方案基本上就定了,下一步就等交通部下发文件。也就不存在什么可行不可行,是一定要取消了。
△交通运输部运输服务司的“11个着力点”文件
从我个人角度来看这个方案,五个字:谨慎的乐观。为什么这么说?我们国家汽车市场有两个概念,一个是叫增量市场,一个叫存量市场。目前存量市场大于增量市场,有了存量市场才衍生了汽车后市场,才有了汽车服务的细分市场,其中重要的一个就是机动车维修服务。没取消机动车维修经营许可之前,开维修厂有开业硬性规定,才能够开业经营的。
根据这次会议精神,取消机动车维修的经营许可,我认为还是会遇到一些阻力。
以前是属于审批制,就是维修厂办好工商执照以后。接着到运管部门办一个道路运输许可证,许可证上把企业分为一二三类,这三类的开业条件里面说的很清楚,对硬件设备的要求、人员的要求、包括软件的要求等很具体。三类企业各有各的经营项目和范围,不能超限经营。如果超限经营,运管部门是可以处罚的。
现在把这个改成了备案制,由审批制改成备案制。意思就是,维修厂办好了工商执照以后,根据维修厂的经营范围,到相关主管部门备案一下。不管主管部门同不同意,维修厂都可以开业。至于维修资质,有关部门许可之后,通知维修厂,就表示维修厂可以合法经营了。
由审批制变成备案制,以后要取消许可证!那么靠什么来规范行业呢?
汽车服务世界:取消机动车维修经营许可,您认为,从短期和长期来看,会在哪些方面产生哪些影响?
冯和:对行业从业者来讲,整体是利好的。 短期看,维修厂根据一二三级别进行年审,送修的车拿去检测,就是复检。如果复检不通过,维修厂还得再回来复检,通常一类是12台,二类是8台,全部达标以后,维修厂才能够参加年审。这个证要年审过关才能继续经营。如果维修厂年审不过关,隔年维修厂的资质可能就作废了就属于无证经营。
取消之后,很明显可以降低维修厂这种费用,减轻了维修厂经营负担和成本。比如说开车子送过去复检,需要人在那里等着排队,如果说碰到个别刁难的工作人员,那么可能还得找熟人,搞一点潜规则。
对于一些准备进入后市场的企业还有些创新的商业模式,门槛就变得很低了,特别是全国性的连锁企业省去了很繁琐的审批的手续和时间。
从长远来看,体现现在政府的“放、管、服管理方式转变”,以及小政府,大市场,政府减少干预市场,让市场去决定资源配置。让汽车行业的存量市场进行充分竞争,良币驱逐劣币,优胜劣汰的竞争模式,让行业逐渐走向规范。但是我持谨慎的乐观态度,为什么?
以前也有些条条框框的文件政策,法规,但是没有执行好。管理面临两个问题:一个是没有足够的人手,第二个是没有严格执法,也顾不上,条款就成了一纸空文。
维修厂根据条款的规定,开业需要添置很多不必要的设备,但使用却很少,而且设备很贵,这是不合理的地方。
现在是事先备案,事中监管,事后处罚。从长远来看,政府的处罚力度会越来越大,不过整个市场还要有一个吸收、消化、整改过程,从长远来看,是个好事,但是在这个路程可能还有点长。
汽车服务世界:取消机动车维修经营许可,是不是就不存在超限服务的问题?您认为代表管控的更严格、公平了,还是相对宽松了?开汽修店门槛是不是就低了?
冯和:还是存在。维修厂事前备案,需要报经营项目,比如说修发动机、修波箱等,维修厂按照事前备案的范围经营。如果维修厂超范围经营,主管部门检查到就会进行处罚,处罚比以前重一些。
表面上看门槛降低了。实际上门槛升高了。这个处罚的力度加大了,加上国家大力推广信用汽修,企业信用不过关,上了黑榜那以后在行业就很难生存了,这样发展下去,市场就会变得公平些。体现市场的公平竞争。
汽车服务世界:如果想申办二类(整车维修)的话,专用维修设备费可能要数十万。取消机动车维修资质审批之后,是不是就可以省掉这笔费用?
冯和:不能叫省掉,完全没有这些机械设备,怎么给汽车做服务?就是些没必要的设备不用添置。如果有老板开新店,他就可能会找专业人士来咨询。店的面积,工位安排,经营范围来决定哪些设备需要?哪些不需要?而不是像以前的规定的每一个东西都得买回来把它放着闲置。长期不用放坏了,那就是浪费。
汽车服务世界:您觉得,机动车维修资质审批取消的原因是什么?
冯和:我认为汽车后市场,一个是要打破垄断;第二个,还是要降低门槛;第三个就是杜绝暗箱操作,让市场充分竞争。政府尽量少管市场,只需要监管。2014年以来,政府连续的发了一些文件,商务部的有汽车销售管理办法;发改委的有反垄断法;交通部有同质配件等等文件。都是为了给企业松绑,给汽车后市场营造一个公平竞争的环境。
汽车服务世界:机动车维修资质审批取消之后对单店维修店和连锁维修店分别有什么的影响?
冯和:对于跨区域的全国连锁企业,可以降低维修厂的经营成本,还有开新店不用等审批,就可以直接开业。对单店的影响也是同样的。对连锁企业可能利好更大些
有利于提高维修厂的专业化水平。提高维修厂老板的经营积极性。他可以根据当地的车型、市场等情况做出自己的商业判断。让他们能够更专注于服务车主,不需要去考虑一些跟店面经营不相干的一些事情。让他们变得更专业,更精细化。还有个负面影响也是很明显的,比如说大量的路边店,专业设备,技术人员都缺乏或者说对修车一知半解。在缺乏监管的情况下肆无忌惮,对车主坑蒙拐骗,以次充好,以劣充优。这样会让其更加有恃无恐。
汽车服务世界:机动车维修经营许可制度的执行情况如何?面临的最大的问题是什么?
冯和:执行的情况不好,如果说好的话,也不会形成一个混乱无序的汽车后市场的局面。最大的问题就是缺乏监管。该管的没有管,不该管的使劲给维修厂企业加码,让企业苦不堪言。
汽车服务世界:市场上没有汽车维修经营许可证的汽修店占比多吗?大概多少?
冯和:多!多到什么程度,以湖北来说。湖北有证的有照的是一万三千七百多家。没有证照的要乘以它的三倍,近5万家。
汽车服务世界:如果上门维修或者是上门保养服务,没有经营场地,需要办理汽车维修经营许可证?
冯和:我认为目前还是要去备案吧。上门类不是说没有场地,应该说没有一个固定的场地。有可能在车主的办公室楼下保养,或者在他的小区去保养。比如说有一些汽车经过改装以后,装了一些维修设备,车子开到哪里,哪里就是维修场所。上门类在办工商执照时,需要登记经营项目以及经营范围。
汽车是比较特殊的商品,是交通工具,可以提升幸福指数。但如果因为汽车服务质量不过关的话就有可能造成一些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所以就事中监管来说,政府执行的到位,后面的处罚力度不断加大。
那么取消机动车维修经营许可也是可行的。